导学思政

导学思政

导学思政 | “应”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我们和导师应建芬的故事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23-10-04     浏览次数 : 50

导师有话说

在理论知识的书海里越游越远,脑储学理思存在,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实践应用的课堂里越教越活,手握教鞭点明路,做一个温暖的教育人;在社会服务的天地间越行越稳,心怀家国图相报,做一个友爱的志愿者。

——应建芬

 


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

——我们和导师应建芬的故事

陈能昊、钱慧丽、王巧灵、俞芳灵

 

刚踏入研究生学习的我们是迷茫的,仿佛行走在无边沙漠中,不知路在何方;但我们遇见了引路人应建芬老师,又是幸运的。毕业于浙师外院的应老师总是以老学姐自称,她也亲切地称呼我们是四小只。应老师亦师亦友:作为教师,她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朋友,她排忧解难陪伴。匆匆间,两年读研生活已逝去,这里留下了我们四小只与这位老学姐的独家故事。

思政篇:

应老师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领路人,她也时刻关心着我们的思想政治发展。应老师教导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外语人,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要学会关心时事,将自身的发展融入时代的脚步。

每天早上,应老师都会在微信群聊和朋友圈中分享各类公众号文章,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内容,也有许多时事政治的分享,尤其是各类双语新闻,这让我们在语言提升的过程中跟上了时代的脚步,了解了最新的时事政治。在日常生活中,应老师也会和我们讨论各类社会新闻,鼓励我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她还常常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她的观点,在这些讨论中引领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

应老师作为学院党委委员、浙江省万名好党员,以实际行动阐释共产党员的含义。她以身作则,认真完成学院党委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学院党委组织的各类活动。当然,应老师也鼓励我们多多参加党支部的活动,每当得知我们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她总是十分高兴,热情地赞扬我们。应老师不仅是我们学术发展上的榜样,更是我们思想生活中的标杆。

(作者:俞芳灵)

 

学术篇:

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我们仿佛步入了一片草木茂密、遮天蔽日的丛林,各种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应老师就像领头的探险家,为我们打开了探照灯,帮我们照亮了当下的热点话题和前沿理论,并手把手带着我们细细发掘和深挖。

研一开学前的暑假,应老师就将浙江省高中英语教研员葛炳芳老师主编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系列丛书推荐给了我们。阅读丛书的过程既帮助我们了解了当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新成果,也使我们迈出了学术生涯中坚实的一步。

真正在校园里见到应老师后才真实地体会到她对学术的认真与严谨。无论有多忙,只要我们与她约时间请教小论文,她一定会抽空邀请我们去办公室与她面对面交流。我们发给她的论文,她总是会在第二天早晨发还给我们,不仅在论文上标上许多的批注,还在微信群中发送语音补充相应的观点。我们就在反复聆听应老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疑惑,而在这样反复的切磋中,我们的学术水平也不断提升。

每个工作日早晨,应老师都会在师门群中转发她收集的公众号资源,其中不乏许多优质的学术论文。如果有话题与我们哪位的研究相关,她还会细心地引用那篇文章并at那位同学,附上自己对文章的思考以供参考。此外,我们也在应老师提供的书稿、翻译项目中得到了锻炼机会。应老师就像默默耕耘的园丁,给我们施肥,让我们在这片肥沃的学术土壤中茁壮成长。

(作者:陈能昊)

 


生活篇:

研究生生活已然过去了一大半,细数和应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我深刻体会到应老师对我们如母亲般的默默关心和呵护。

第一次见到应老师是在研一的师生见面会上,我有些手足无措地来到应老师面前,小声地打了招呼,但应老师温柔的神情和话语击散了我的紧张与不安,这就是我与人美音甜的应老师的第一次遇见。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们,让我们四小只因为应老师的爱紧紧凝聚在一起。记得疫情封校那段时间,应老师总会叫上我们四小只去师大人家吃饭。排队拿菜的时候,应老师嘴里一直念叨着喜欢什么就自己拿;饭桌上,她不停给我们夹菜,不停叫我们多吃点

应老师好似一位母亲,总是担心孩子的近况。开组会的时候,应老师的开场白永远是最近几天过得怎么样。我们一一和老师讲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她则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耐心解答着我们的疑惑。应老师好似一位母亲,挂念着远在他乡的孩子们,盼着孩子们归家。研二下学期,我们四小只分散在各地实习,应老师总是在微信群里发消息,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学校。

转眼间还有不到一年就要毕业了,我们即将各奔东西,但是我们四小只的心永远有归宿。有应老师在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家,那就是我们的归属。

(作者:钱慧丽)

 


规划篇: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新的朋友,不必多,三两足矣。自从开启研究生学习关卡之后,最幸运也最骄傲的事就是遇到了应老师这位挚友。应老师不仅仅是我的导师,更是我的芬姐,是可以促膝谈心的朋友。对于还是学生的我来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有些无所适从。但见到这位在网上已经有过交谈的新朋友后,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应老师仿佛永远都带着笑,那笑容抚过紧张不安的心,焦虑也随之而去了。

作为我的挚友,应老师也是我未来道路的指明灯。她不太向我灌输心灵鸡汤,而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告诉我如何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她知道我们大多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便经常找寻有关教学的资源,让我们学习、留存,为以后的工作提早做准备;她知道我们缺少实战经验,遇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展示,便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观看,在积累中不断收获、成长;她知道我们还没有踏上过社会,缺少与人交际的经验,在组织国培项目的过程中,便手把手指导我们该如何得体地说话、合理地处事;她知道年轻人难免迷茫无措,总会时不时提醒我们,如果有困难,一定要及时告诉她。

朋友就是这样,在我以为要孤身探索大海之际,她成为停留在我面前的巨轮。应老师是实干型选手,她告诉我要多读、多看、多想、多积累、多沉淀,现在收获的一切都是以后面对挑战最有力的武器、最坚强的后盾。如此谆谆教诲之下,迷茫的我渐渐拨开迷雾,看清了眼前的路;一步一步走,做好当下的工作,相信会得到最好的回应。

(作者:王巧灵)

 

应老师是人生旅途的补给站,传授知识,我们受益匪浅;是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指明方向,我们茅塞顿开;是炎炎夏日的凉风,抚走焦躁,我们心平气和。寥寥年月,满载着灼灼恩师情;师恩难忘,未来一路同行。